金果榄

金果榄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金果榄
拼音拼读
jīn guǒ lǎn
药材别名
金苦榄、金古榄、金牛胆、铜秤锤、金银袋、青牛胆、金狮藤
英文名称
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防己科植物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的块根。
动植物形态
常绿缠绕藤本。块根卵圆形、椭圆形、肾形或圆形,常数个相连,表皮土黄色。茎圆柱形,粗糙有纹,被毛。叶互生,略被毛;叶片卵形至长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圆耳状箭形,全缘。花近白色,单性,雌雄异株,腋生圆锥花序,苞片短,线形;雄花花萼2轮,外轮3片披针形,内轮3片倒卵形;花瓣6,细小,先端截形,基部渐狭,雄蕊6枚;雌花萼片与雄花相同,花瓣较小,匙形,退化雄蕊6枚,棒状,心皮3。核果球形,红色。花期3~5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有时亦生于山上岩石旁边的红壤地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大者可切成两半,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不规则圆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淡褐色,粗糙不平,有深皱纹。质坚硬,不易击碎、破开,横断面淡黄白色,导管束略呈放射状排列,色较深。无臭,味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肺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利咽、目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吹喉或醋磨涂敷患处。用治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
药理研究
具有降压、抗肿瘤作用。还有很强的抗胆碱酯酶活性。有毒。
化学成分
本品含古伦宾、非洲防己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2-去氧-甲壳甾酮、2-去氧-3-表甲壳甾酮、2-去氧甲壳壳甾酮-3-O-β-吡喃葡萄糖苷等。
使用禁忌
脾胃虚弱以及无热毒结滞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急性痢疾:金果榄研细粉。每次服1克,每日3次,连服5~7天。(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肾炎:金果榄10克,金钱草、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③治痈疖:金果榄磨水,加冰片少量,调匀搽患处。(《中国民族药志》)
④治水火烫伤:金果榄、土大黄、生地榆各等量。研细末,麻油调,涂患处。(《安徽中草药》)
⑤治接触性皮炎:鲜金果榄,煎水,外洗。(《云南中草药选》)
相关中药材推荐

安息香 ān xī xiāng
开窍清神、行气、活血、止痛。属开窍药。

楤木 sǒng mù
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属祛风湿药下属中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麝香 shè xiāng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属开窍药。

石决明 shí jué míng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罂粟壳 yīng sù ké
敛肺,涩肠,止痛。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马齿苋 mǎ chǐ xiàn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清热解毒药。

西红花 xī hóng huā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南山楂 nán shān zhā
消积化滞,破气散瘀。属理气药。

鼠李 shǔ lǐ
止咳、祛痰。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余甘子 yú gān zǐ
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