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

啤酒花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啤酒花
拼音拼读
pí jiǔ huā
药材别名
忽布、香蛇麻、野酒花
英文名称
lupulus
功效分类
消食药
药用部分
桑科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的雌花序。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可达10米,全株有倒钩刺。茎枝和叶柄密生细毛。叶纸质,对生,卵形,3裂或不裂,宽4~8厘米,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密生小刺毛,下面有疏毛和黄色小油点,叶柄长不超过叶片。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花被片和雄蕊各5枚,雌花每2朵生一苞片于腋部,苞片覆瓦状排列成一近圆形的穗状花序。果穗呈球果状,宿存苞片膜质且增大,有油点,近无毛,内包扁平的瘦果1~2个。
产地分布
多为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
采收加工
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摘雌花序,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松球形,长3~6厘米,黄绿色,有多数叶状苞片,苞片椭圆形,覆瓦状排列,饮片内侧基部生有l对雌花,无花被,花柱2裂,具大量黄粉。体轻,质脆。气香,味苦。
性味归经
性微凉,味苦;无毒。归肝经、胃经。
功效作用
健胃消食、利尿安神。属消食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5克,内服煎汤或泡水当茶饮,治疗消化不良、腹胀、浮肿、膀胱炎、肺结核、失眠。
药理研究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镇静催眠、雌性激素样等作用。浸膏、蛇麻酮、氢草酮试管内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对致病性、非致病性真菌及放线菌抑制效力极弱;蛇麻酮、氢草酮具有镇静作用;树脂中的β-酸具有较强的雌性激素样作用;酿造啤酒时加入本品,不仅由于其挥发油具有香味,而且有防腐作用;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兔空肠、豚鼠十二指肠、大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大的解痉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的致痉作用。毒性:与本品接触者易发生皮炎,主要由鲜花粉所致;蛇麻酮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烧灼感、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等;动物争性毒性实验,于死亡前有兴奋及抽搐现象,死于呼吸困难,肝肾肺有明显的充血或出血现象。
化学成分
含氢草酮、蛇麻酮、鞣质、挥发油、葎草二烯酮、葎草烯酮-Ⅱ、γ-去二氢菖蒲烯、紫云英苷、异槲皮苷、芸香苷、山柰酚-3-鼠李糖基二葡萄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二葡萄糖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花粉过敏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消化不良,腹胀:啤酒花、神曲各9克,土木香6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②治胸腹胀满:啤酒花、枳壳、木香、炒山楂各1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肺结核,膀胱炎:牛蒡根、车前草、板蓝根各9克,啤酒花6克,黄芩15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④治气管炎:啤酒花1.5~3克,泡茶饮。或啤酒花根、贝母、桔梗、紫菀各9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失眠:啤酒花15克,酸枣仁9克,合欢花15克,远志9克,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盘龙七 pán lóng qī
补脾健胃,收涩固肠,除湿利水,活血。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钟乳石 zhōng rǔ shí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鸡骨草 jī gǔ cǎo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鼠曲草 shǔ qū cǎo
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胡颓子叶 hú tuí zǐ yè
敛肺、平喘、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炙甘草 zhì gān cǎo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木香 mù xiāng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属理气药。

酢浆草 cù jiāng cǎo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石菖蒲 shí chāng pú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属开窍药。

瓜蒌 guā lóu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