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

锦灯笼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锦灯笼
拼音拼读
jǐn dēng lóng
药材别名
挂金灯、灯笼果、红姑娘、天泡果、酸浆实、灯笼儿、王母珠
英文名称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的宿萼或带宿萼的果实。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节膨大。茎下部叶互生,上部叶假对生;叶片广卵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多偏斜,近全缘或边缘波状或为粗锯齿,仅脉上有短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近无毛或仅有稀疏柔毛;萼钟状,5裂,裂片狭三角形,密被毛,宿存,果期膨大;花冠辐射状,白色或黄白色,裂片5,宽三角形,先端急尖,外被短柔毛;雄蕊5枚,较花冠短,花药黄色,基生,纵裂;花柱细长,柱头2浅裂。浆果球形,成熟时橙红色,包藏在宿存花萼内;宿萼囊状卵形,具5棱角,红色,无毛。种子多数,扁平广卵形,黄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田野、山地、林缘及宅旁。我国各地有栽培。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秋季当宿萼自基部至先端由绿变红时,连同浆果摘下,干燥。
药材性状
灯笼状,常压扃或有破碎,长3~4.5厘米,直径2.5~4厘米,表面橙红色至朱红色,有的中、上部色较淡。具纵肋10条,有5条呈明显的纵棱,棱间有明显的网状细脉纹,顶端渐尖,微5裂,基部平截或略内凹,着生有长2~3厘米的果梗。中空或内有橙红色至朱红色果实。体轻,质柔韧。完整浆果圆球形,直径1~1.5厘米,表面光滑,基部与宿萼基部相连,常干瘪或压破。种子多数,扁平卵形,具钩状小尖头,长约2毫米,淡黄色,表面密布细微网纹。气微,味酸、甘。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肺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20克,煎服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用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疱疮、湿疹。近期用于防治癌症。
药理研究
抑癌;抑菌。浆果鲜汁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果实含酸浆醇A、酸浆醇B及生物碱、枸橼酸、草酸、维生素C、酸浆素、木犀草素、商陆素、环木菠萝烯醇、24-甲基胆固醇、反式阿魏酸等成分。宿萼含α-胡萝卜素、叶黄素、酸浆黄质等。
使用禁忌
脾虚泄泻者及孕妇忌用。
配伍药方
①治肺热咳嗽,咽干舌燥:锦灯笼9克,杏仁6克,玄参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②治急性支气管炎:锦灯笼9克,桔梗9克,杏仁9克,前胡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百日咳:酸浆果实,瓦上烧存性。每服0.3克,白砂糖送下。(《江西中医药》1953,(3):22)
④治咽喉肿痛:a.锦灯笼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b.锦灯笼15克,牛蒡子9克,甘草3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⑤治音哑及咽痛:锦灯笼10个。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盘龙七 pán lóng qī
补脾健胃,收涩固肠,除湿利水,活血。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钟乳石 zhōng rǔ shí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鸡骨草 jī gǔ cǎo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鼠曲草 shǔ qū cǎo
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胡颓子叶 hú tuí zǐ yè
敛肺、平喘、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炙甘草 zhì gān cǎo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木香 mù xiāng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属理气药。

酢浆草 cù jiāng cǎo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石菖蒲 shí chāng pú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属开窍药。

瓜蒌 guā lóu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